来源:凯恒达(重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时间:2025-03-31 06:31:20 [举报]
对耐久性有较高要求的混凝土结构,试配时应进行混凝土和胶凝材料抗裂性能的对比试验,并从中优选抗裂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
对混凝土中总碱含量的控制,应符合规定。混凝土中的氯离子总含量,对钢筋混凝土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质量的0.10%;对预应力混凝土不应超过0.06%。
混凝土的坍落度宜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确定,条件允许时宜选用低坍落度的混凝土施工。
含泥量、泥块含量也是影响混凝土各项技术指标的重要原因之一,含泥量、泥块含量过高,不仅能降低混凝土强度,同时易造成内部结构的毛细通道不能有效的阻止有害物质的侵蚀。对于高速铁路工程来说,细骨料应选用处于级配区的中粗河砂,砂的细度模数要求为2.3—3.O。
混凝土是由高强混凝土发展而来的,但混凝土对混凝土技术性能的要求比高强混凝土更多、更广乏,混凝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振动加压成型的的高强混凝土——工艺创新
在减水剂问世以前,为获得高强混凝土,一般采用降低W/C(水灰比),强力振动加压成型。即将机械压力加到混凝土上,挤出混凝土中的空气和剩余水分,减少孔隙率。但该工艺不适合现场施工,难以推广,只在混凝土预制板、预制桩的生产,广泛采用,并与蒸压养护共同使用。
(2)掺减水剂配置混凝土——第五组分创新
20世纪50年代末期出现减水剂是高强混凝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代表性的有萘系、三聚氰胺系和改性木钙系减水剂,这三个系类均是普遍使用的减水剂。
采用普通工艺,掺加减水剂,降低水灰比,可获得高流动性,抗压强度为60~100MPa的高强混凝土,是高强混凝土获得广泛的发展和应用。但是,仅用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具有坍落度损失较大的问题。
(3)采用矿物外加剂配制混凝土——第六组分创新
20世纪80年代矿物外加剂异军突起,发展成为混凝土的第六组分,它与第五组分相得益彰,成为混凝土不可缺少的部分。就现在而言,配制混凝土的技术路线主要是在混凝土中同时掺入减水剂和矿物外加剂。
配制混凝土的矿物外加剂,是具有高比表面积的微粉辅助胶凝材料。例如:硅灰、细磨矿渣微粉、超细粉煤灰等,它是利用微粉填隙作用形成细观的紧密体系,并且改善界面结构,提高界面粘结强度。
UHPC性能混凝土适用范围1、利用 UHPC 强度高的性质,可以减小结构构件尺寸,获得更多的使用空间。 利用 UHPC 可以建造跨度更长、净空更大的桥梁;可以减小高层建筑中底层柱子 截面尺寸,得到更多的使用面积。2、利用 UHPC 高抗拉强度、耐腐蚀的性质可以制作输油、输气管道以替代造价 较高的大口径厚壁钢管,显著提高管道耐久性、降低成本。3、利用 UHPC 的高抗渗性,制造中低放射性核废料储存整体容器。4、用于安保领域,制造抗爆炸、抗冲击装置。5、现场抢修、结构加固等。
UHPC性能混凝土施工工艺 1、配合比 粉料:钢纤维:水=10:1~3:92、搅拌 投入粉料到搅拌机,加水搅拌 3~4 分钟(物料达到胶体状态),加入钢纤维 继续搅拌(当钢纤维用量较大时,通常不超过 3%,可以逐渐或分次加入),待 钢纤维分散后均匀后进行浇筑,并振动成形,进行养护。
标签:UHPC性能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