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性能混凝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1原材料的品质与选用
原材料的质量差是制约性能混凝土在我国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水泥28d强度富余系数不能满足要求;骨料大都在小采石场用落后的颚式破碎机破碎,导致粒形不好,针片状颗粒多;外加剂性能不佳,与胶凝材料适应性不好等。另外,原材料质量稳定性欠佳也无法满足UHPC对均质性和耐久性的高要求。
在混凝土工程中选用骨料时,目前还存在普遍的认识误区,大多数教科书和专著中仍然将骨料压碎指标作为是主要的取舍标准。大量实验和工程实践经验显示,骨料的其它物理性质如粒形、级配、膨胀系数、弹性模量和杂质含量等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也有影响。尤其是在配制UHPC时,在满足一定的骨料压碎指标的前提下,合理地调节骨料的级配分布,才能获得紧密堆积下的强度[1,6]。
1、早强、高强:1-3天抗压强度可达30-50Mpa以上;
2、自流性高:可填充全部空隙,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要求;
3、微膨胀性:设备与基础之间紧密接触,二次灌浆后无收缩。粘结强度高,与钢筋握裹力不低于6Mpa;
4、自密实性:施工《无需使用振捣棒、自行密实》;
5、可冬季施工:允许在-10℃气温下进行室外施工;
6、耐久性强:本品属无机胶结材料,使用寿命大于基础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经上百万次疲劳试验,50次冻融循环实验强度无明显变化。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强度明显提高。
1、灌浆施工前应准备搅拌机具、灌浆设备、模板及养护物品。清扫设备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灰尘、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灌浆前24h,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h,应吸干积水。
2、二次灌浆时,模板与设备底座四周的水平距离宜控制在100左右;模板顶部标高应不低于设备底座上表面50。
3、混凝土结构改造加固时,模板支护应留有足够的灌浆孔及排气孔,灌浆孔径不小于50,间距不超过1000。
4、水泥基灌浆材料拌和时,应按照产品要求的用水量加水。宜采用机械拌和。拌和时宜先加入2/3的水拌和约3min,然后加入剩余水量拌和直至均匀,拌和地点宜靠近灌浆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