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了减水剂、防沉剂,配制出的浆液,泌水率为0%,压力泌水率≤2.0%,浆体均匀、饱满,无沉淀、离析现象。
采用了减水剂、消泡剂,配制的浆液气泡少,压浆后孔道浆体充盈度良好,大大降低了孔道空鼓的概率。
3d、7d、28d抗压、抗折强度均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的要求,28d抗压强度≥60 Mpa、抗折强度≥12Mpa。
压力泌水率(%) 0.22MPa(孔道垂直高度≤1.8m时) ≤2.0 JTG/T F50-2011附录C6
0.36MPa(孔道垂直高度>1.8m时)
自由膨胀率(%) 3h 0~2 JTG/T F50-2011附录C4
24h 0~3
充盈度 合格 JTG/T F50-2011附录C7
抗压强度(MPa) 3d ≥20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 17671)
7d ≥40
28d ≥50
抗折强度(MPa) 3d ≥5
7d ≥6
28d ≥10
对钢筋的锈蚀作用 无锈蚀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浆液压入梁体孔道之前,应开启压浆泵,使浆液从压浆嘴排出少许,以排除压浆管路中的空气、水和稀浆。当排出的浆液流动度和搅拌罐中的流动度一致时,方可开始压入梁体孔道。
浆液自拌制完成至压入孔道的延续时间不宜超过40min,且在使用前和压注过程中应连续搅拌,对因延迟使用所致流动度降低的浆液,不得通过额外加水增加其流动度。
对水平或曲线孔道,压浆的压力宜为0.5~0.7MPa;对超长孔道,大压力不应超过1.0MPa;对竖向孔道,压浆的压力宜为0.3~0.4MPa。压浆的充盈度应达到孔道另一端饱满且排气孔排出与规定流动度相同的水泥浆为止,关闭出浆口后,应保持一个不小于0.5MPa的稳压期,该稳压期的保持时间宜为3~5min。